霜之朝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你知道七尺男儿有多高吗古代人和现代人的身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 http://www.xftobacco.com/index.html

许多人都有一个惯性思维,那就是认为中国古代人都长的很高。一方面是在古代影视作品中,都是身材挺拔的演员们在表演,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古代流传至今的俗称,比如“七尺男儿”。每当古人要表现自己的英雄气概,肯定就会说“堂堂七尺男儿”之类的话,可见古人有很多人的身高都达到了这个标准。

表面上看没什么,但我们仔细一算,才发现问题大了去了。

如果真按照古代男子平均“七尺男儿”来计算,一米等于三尺,那岂不是说中国古代男子都是身高两米三的大高个子吗?比小巨人姚明的身高还要高,堪比巨人社会了。现在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才1米67,退化也太严重了吧。

实际上,许多人都已经明白了这里的误区所在,我们不妨再跟不了解的人解释一下。以米为基本单位的计量手段来自西方,在中国两千多年以来,人们都用尺来作为度量衡之一,现在的一尺相当于三分之一米,但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可不是如此。按照考古证据发现,一尺等于三分之一米,在清朝时期才出现,而此前基本是年代越早,一尺的长度就越短。

春秋战国时期,中国一尺的长度约相当于0.23米,所谓“七尺男儿”的说法,最早应该出自司马迁所写的《史记》,也就是说,这是秦汉时期流传下来的。这么算下来的话,当时所谓的“七尺男儿”,约相当于现在的1.61米。1.61米算啥高个子?

不过,这也不能说明古人就比现代人矮。考古证据发现,在秦汉时期,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.69米,唐朝时期男子平均身高约为1.67米,明清时期也差不多是1.67米,和现代人差不多。虽然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,孩子一个比一个高,但想要中国的平均身高再上一个台阶,恐怕还要等上二三十年才可以。

造成我们对古代人身高误区的另一个原因,就是一些文学作品上的描述了。

比如对孔子的体型描写是“身长九尺六寸,腰大十围。”就算按照当时的标准,孔子的身高也超过了两米,再加上这腰围,活脱脱一个日本相扑选手。很明显,这其中有夸大的成分。对中国古人升高最集中的一次描写,还要数《三国演义》了。

在三国演义中,名将的身高一个比一个高,比如我们熟悉的关羽张飞,赵云马超,这些人一个比一个高。除了美化的因素外,其实说白了,这就相当于中国男子篮球队的身高一样,并不能代表中国的平均身高。在中国古代,能当将军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力气大,能骑射,挥舞各种重型兵器,高个子的人自然占据优势。在古代,一个一米八九的人不用有多么高超的武艺,单凭这身板当个百夫长一点问题都没有。

在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中,老百姓难得吃上一次肉,在没有充足蛋白质的情况下,想要长高个是很困难的。跟他们相比,我们幸福太多了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